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网大风风区分级的标准及分布图的绘制规则,包括分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分析流程和图表表达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网规划设计、运行维护以及相关防风措施的制定。
Title:Grading Standard of Wind Zones and Drawing Rules for Distribution Maps in Power Grids
中国标准分类号: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94-2025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规定了电网大风风区分级及分布图绘制的相关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电网大风风速的分级以及基于此分级的大风分布图绘制工作。这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应用场景。
2. 术语和定义:
- 大风:指平均风速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阈值,并持续一定时间的风。
- 风速等级划分: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将大风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特定的风速范围。例如,某一级别可能代表风速在17.2至20.7米/秒之间。
3. 风速观测与统计:
- 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进行长期连续监测。
- 数据收集需涵盖至少一年的数据量以确保代表性。
- 对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后才能用于分析。
4. 风速等级划分标准:
- 将风速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多个级别,每级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点。例如,轻度大风可能定义为风速介于10.8至13.8米/秒范围内。
-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颜色标记,在绘制分布图时便于直观识别。
5. 分布图绘制原则:
-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制作空间分布图。
- 每个网格单元内的风速值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得出,确保地图精度。
- 分布图上除了显示风速等级外,还应标注相关说明信息如编制单位、日期等。
6. 应用建议:
- 根据所得到的风速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电网建设位置,避免选址于频繁遭受强风侵袭之地。
- 定期更新分布图,以便及时反映气候变化对风况的影响。
以上内容仅为DB15/T 3894-2025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完整标准还包括更多细节和技术要求,请查阅官方发布文件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