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蓝根林下种植的环境要求、选地整地、种苗选择与处理、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板蓝根的林下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derstory Planting of Isatidis Radix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板蓝根在林下环境中的种植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标准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林地作为种植区域。特别强调要避免低洼积水地段,并且林地的郁闭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40%-60%),以确保光照充足但不过于强烈。
2. 整地与施肥:在整地时需深耕细作,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和适量磷钾肥。具体来说,每亩地建议使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1000-1500公斤,同时配合尿素5-10公斤以及过磷酸钙20-30公斤。
3. 播种育苗: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剔除病虫害及杂质种子。播种时间一般选在春季解冻后至夏季来临之前较为合适。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或者穴播,行距保持在25-30厘米左右,株距则为10-15厘米。播种覆土厚度约为1-2厘米,并适当镇压保墒。
4.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和杂草防治两方面内容。生长期需根据天气状况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可采取人工拔除或化学除草剂相结合的方法。此外,在生长中期还需追施一次速效氮肥以促进植株健壮成长。
5.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田块观察植株健康状态。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或者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处理。
6. 采收加工:当板蓝根达到成熟期时即可收获。采收时间一般安排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进行。收获后的药材需要经过清洗、晾晒等初步加工工序后再入库储存。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并做好记录以便追溯质量信息。
以上是对《DB15/T 3890-2025板蓝根林下种植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与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从而提高板蓝根林下种植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