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住宅电梯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职责、日常管理、应急处置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住宅电梯的使用管理。
Title:Residential Elevator Oper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928—2024 住宅电梯使用管理指南》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住宅电梯使用管理的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电梯使用单位的职责
标准明确指出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并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负责人需具备相应资质,负责电梯日常运行监督和维护保养工作的协调。使用单位还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响应。
二、电梯维保要求
规定电梯维保周期不得超过15天,维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电梯主机、控制柜等主要部件进行检查与清洁;确认轿厢内报警装置功能正常;测试门锁电气安全回路是否完好等。同时要求维保单位建立详细的维保记录档案,存档期限不少于4年。
三、安全警示标识设置
强调在电梯显著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使用说明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法。对于儿童乘坐电梯的情况,应在入口处设立醒目的提醒标志,建议家长陪同。此外,还要求在底坑、井道顶部等危险区域安装防护围栏或设置明显的禁止进入标志。
四、应急处置措施
当电梯出现困人事故时,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轿厢内的通讯设备安抚被困人员情绪,并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到场处理。在等待救援期间,不得擅自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行为。如遇火灾、地震等情况,应按照预先制定的专项预案操作,优先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五、定期检验与更新改造
明确规定电梯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法定检验机构的专业检测,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投入使用。对于超过设计使用寿命但尚可继续使用的电梯,必须经过技术评估后方可延用,且每隔两年需重新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修复,则应及时更换新设备。
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鼓励使用单位采用智能化手段加强电梯安全管理,比如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每台电梯的工作状态;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潜在故障点,提前安排预防性维护作业;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向业主推送相关信息,提高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以上为该标准中部分重点条款的具体阐述,旨在指导相关从业机构和个人更好地履行各自义务,共同营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