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维修和改建的工程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itu Cold Regener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817—2025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原材料要求:规范明确指出,旧沥青混合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含水率不得超过2%,否则需进行晾晒处理。对于新添加的骨料,其颗粒级配和强度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再生混合料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
在施工工艺方面,规范强调了冷再生机的工作速度应控制在1.5m/min~3.0m/min之间,并且要求拌合均匀性达到95%以上。同时规定每层再生厚度不宜超过18cm,压实度不得低于96%。这些参数的选择综合考虑了施工效率与质量保证。
关于养护管理,规范提出再生层完成后需封闭交通至少7天,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车辆碾压。当气温低于5℃时不宜进行施工,雨季施工则需要做好排水设施。这些规定有助于保护再生层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促进其稳定成型。
此外,规范还特别提到,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段铺筑以验证各项参数设置是否合理。试验段长度宜为200m~500m,通过检测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来指导后续大规模施工。这一步骤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避免返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DB37/T 4817—2025》从原材料选择到具体施工操作再到后期养护管理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为实现高效优质的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