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气候资源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开展气候康养资源评估、规划与开发利用。
Title:Division of Ecological Climate Resources for Climate Health and Wellness - DB23T 390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909—2024生态气候资源等级划分 气候康养》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生态气候资源进行分级,为气候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规范依据。以下将选取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生态气候资源的等级划分,特别强调了气候康养领域的应用。这意味着任何想要开展气候康养业务的企业或机构,在黑龙江地区都需要参考此标准来评估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是否适合发展气候康养项目。
生态气候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空气质量、噪声水平等人居环境因素。每个指标都有其对应的评分标准,最终综合得分决定了生态气候资源的等级。例如,对于气温这一指标,夏季平均温度低于25℃且冬季平均温度高于-15℃会被赋予较高的分数。
气候康养资源分级
根据综合得分,生态气候资源被划分为五个等级:特优、优良、中等、较差和极差。其中,“特优”级表示该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全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气候康养活动;而“极差”级则意味着这里并不具备基本的气候康养条件。这种分级有助于投资者快速了解目标区域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具体条文解读
# 第一条:总则
明确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生态气候资源,促进健康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要求所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标准的规定。
# 第四条:评价方法
规定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生态气候资源的评价。其中定量分析主要依赖于长期观测数据;定性判断则需要结合专家意见和社会公众反馈等多种信息源。
# 第七条:权重分配原则
指出不同类型的生态气候资源在总体评价中所占比例应有所不同,并给出了具体的权重建议。比如,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空气质量和微气候条件应当给予更大的权重值。
# 第九条:等级评定流程
描述了从数据收集到最终结果发布的整个过程。首先由专业团队完成初步的数据整理工作;然后召开专家评审会讨论确定各单项指标的具体得分;最后汇总得出总的评价结果并对外公布。
# 第十二条:动态调整机制
考虑到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区域原有的生态气候特征发生变化,因此建立了定期复核制度。每隔三年组织一次全面复查,必要时可以对部分条款作出适当修改以保持标准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23/T 3909—2024生态气候资源等级划分 气候康养》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评价框架和技术指导,还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与可持续性,这对于推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气候康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