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中农田渍涝的术语和定义、风险评估方法、预警等级划分及防范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农田渍涝的风险预警与防控工作。
Title: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Warning - Farmland Waterlogg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905—2024《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农田渍涝》标准为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在标准的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明确提出了“农田渍涝”的概念,即由于降雨过多或排水不畅导致土壤过湿,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状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4章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中,强调了综合考虑降水量、土壤湿度、地下水位等多因素的重要性。例如,规定当连续三天日降水量超过20毫米且土壤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应启动一级预警。这样的量化标准有助于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5章风险评估方法部分指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这要求相关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不断优化模型参数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
第6章风险预警发布与响应机制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及农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分工。特别是对于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渍涝灾害的情况,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排涝作业,并加强对受灾农户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持。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来提升预警效率和精度。同时鼓励开展长期跟踪研究,积累历史数据,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总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农田渍涝》标准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它为我们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有力工具,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