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丸粒化种子无人机水直播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无人机进行水稻丸粒化种子水直播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ater Direct Seeding of Rice Pelletized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898—2024水稻丸粒化种子无人机水直播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丸粒化种子通过无人机进行水直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水稻丸粒化种子”的概念为将普通水稻种子经过包衣处理后形成具有一定规格的丸粒状种子,这种形式能够改善播种性能,提高播种效率。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解框架。
其次,在“作业条件”中提到,作业前应检查气象条件是否适宜,如风速不超过4米/秒,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65%,并且在无雨天气下进行作业。这些条件的选择是为了确保无人机飞行稳定性和种子播撒均匀性,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作业失败或效果不佳。
再者,“种子准备”章节强调了种子丸粒化的质量要求,包括丸粒直径、重量以及包衣材料的选择等。例如,规定丸粒直径应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播种时能够顺利通过无人机喷洒系统而不堵塞。同时,包衣材料需具备良好的粘附性和抗逆性,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无人机配置与调试”方面,标准指出无人机应配备精准的导航系统和流量控制系统,并且在正式作业前需要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准。这一步骤对于保障播种精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种植效果。
最后,“作业实施”部分详细描述了具体的作业步骤,包括起飞前的准备工作、航线规划、实际播种过程中的速度控制以及结束后的数据记录。其中特别提到,播种速度应根据地形地貌适当调整,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准确地落在预定位置上。
综上所述,《DB23/T 3898—2024水稻丸粒化种子无人机水直播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实施的全过程指导,还特别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为实现高效、精准的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