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终端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设计、生产、检测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of Road Transport Vehicles - Part 2: Terminal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610.2-2025《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及其测试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终端基本要求
1. 外观与结构
- 终端应具备防水、防尘功能,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 设备外壳应采用耐腐蚀材料,表面处理应均匀、无明显划痕。
2. 工作环境
- 工作温度范围:-20℃至+70℃。
- 相对湿度:≤95%(无凝结)。
功能要求
1. 定位功能
- 应支持北斗/GPS双模定位,定位精度应在10米以内。
- 定位数据更新频率可设置,默认为每分钟一次。
2. 通信功能
- 支持4G/5G网络通信,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 数据加密传输,保障信息安全性。
性能要求
1. 功耗
- 待机功耗应小于1W。
- 激活状态下的平均功耗应小于5W。
2. 存储能力
- 内置存储容量不应少于1GB,支持数据循环覆盖。
- 支持外部存储扩展接口。
测试方法
1. 定位精度测试
- 在开阔地带进行多次测试,记录每次的定位坐标,计算平均误差值。
- 使用专业测试设备验证定位精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 通信稳定性测试
- 模拟不同网络条件下的数据传输情况,记录丢包率和延迟时间。
- 确保在弱信号环境下仍能保持基本通信功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2/T 3610.2-2025标准对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终端提出了全面而严格的要求,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功能到性能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这些规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