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复合透水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复合透水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Permeable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起草人:张三,李四
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注:以上部分内容为示例填充,具体信息需根据实际标准内容确认。)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5034-2025《复合透水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复合透水路面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复合透水路面”的概念,即由透水性面层、透水性基层及相应的连接结构组成的能够快速排除路面雨水的铺装系统。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材料要求:对于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骨料粒径宜控制在5mm至20mm之间,并且其级配需满足相关规范。这些要求确保了材料的质量,从而保证路面的透水性能和耐久性。
3. 设计要点:在设计方面,标准强调了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透水路面的厚度。比如,在交通荷载较大的区域,建议增加面层厚度以提高承载能力。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避免因地下水位过高而导致路基软化的问题。
4. 施工工艺: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施工前的基础处理、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等环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如坍落度、扩展度都有明确规定,确保施工质量。
5. 检验与验收:最后,在检验与验收部分,标准规定了如何检测透水路面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透水系数测试、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外观检查等内容。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标准后才能视为合格工程。
以上就是对DB32/T 5034-2025中几个核心条款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