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镉污染耕地土壤减污修复用黏土矿物-四氧化三铁-海藻酸钠基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镉污染耕地土壤的修复治理中使用的黏土矿物-四氧化三铁-海藻酸钠基功能材料的生产与应用。
Title:Preparation of Clay Mineral - Iron (III) Oxide - Sodium Alginate Based 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Cadmium Contaminated Farmland Soil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起草人:未知
起草单位:未知 *注:由于该标准编号为未来年份(2025),具体信息如起草人和起草单位暂未公开,故保持空白。*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5013-2025标准规定了镉污染耕地土壤减污修复中使用的一种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功能材料由黏土矿物、四氧化三铁和海藻酸钠组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镉含量。
标准中对功能材料的制备有明确要求:首先将黏土矿物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并调整其结构;然后与四氧化三铁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海藻酸钠溶液,通过特定工艺形成复合材料。整个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pH值以及反应时间等参数,确保材料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功能材料使用的安全性,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同时,材料的储存环境也需满足相关条件,防止受潮或变质影响使用效果。
该标准为镉污染耕地土壤的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在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优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