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商丘传统名吃垛子羊肉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市范围内垛子羊肉的传统烹饪技艺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与经营。
Title:Cooking Skills of Traditional Shangqiu Delicacy: Stacked Lamb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4/T 270-2025《商丘传统名吃烹饪技艺 垛子羊肉》是河南省商丘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对垛子羊肉的制作工艺、原材料要求、加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材料要求
- 标准规定,用于制作垛子羊肉的主要原料为优质山羊后腿肉,要求肉质新鲜、无病害、无异味。
- 辅料包括食盐、酱油、花椒、八角等调味品,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加工工艺
- 选材与处理:选择肥瘦适中的山羊后腿肉,去除筋膜和多余的脂肪,确保肉块大小均匀。
- 腌制:将切好的肉块用食盐和酱油腌制,时间不少于6小时,以充分入味。
- 蒸煮:将腌制好的肉块放入特制的蒸笼中蒸煮,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直至肉质熟透。
- 垛制:蒸煮后的肉块需要按照特定的方式堆叠(即“垛制”),形成整齐的形状。
3. 质量要求
- 成品应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口感鲜嫩不柴。
- 每一块垛子羊肉的重量误差不得超过±5克,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 产品的保质期在常温下不少于7天,在冷藏条件下不少于30天。
4. 卫生与安全
- 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食品卫生管理规定,确保生产环境清洁。
- 使用的所有设备和工具需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这些条文旨在保护和传承商丘地区的传统美食文化,同时保障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安全、美味的垛子羊肉。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