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资源的分类原则、分类体系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等相关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of Grassland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858-2024草原资源分类》标准对草原资源的科学分类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及其解读:
1. 草原资源分类原则:标准强调分类应以生态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草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功能。这意味着在划分草原类型时不仅要关注植被特征,还需结合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其在畜牧业、生态维护等方面的作用。
2. 草原资源主要类别:
- 天然草地:包括未经过人为改良的草原区域,这类草地通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 人工草地:通过种植牧草或改良原有植被形成的草地,主要用于放牧或饲料生产。
- 退化草地:由于过度利用或其他因素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草地,需要特别管理以恢复其功能。
3. 分类指标体系:标准提出了基于植被、土壤、地形地貌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在植被方面,根据优势种群种类及盖度来确定草地类型;土壤则考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因素。
4. 保护与利用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原资源,给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方向。如对于天然草地,提倡适度放牧并实施季节性轮牧制度;而对于退化草地,则建议采取围栏封育、补播优质牧草等方式进行修复。
5. 监测与评估机制:明确了定期开展草原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并要求建立长期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各类草原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该标准旨在促进新疆地区草原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开展草原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