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规模化生产中喷灌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苜蓿规模化生产的灌溉管理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Alfalfa with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in Large-sca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859-2024 苜蓿规模化生产喷灌智能决策及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苜蓿种植管理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苜蓿的规模化生产,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关键术语定义
标准首先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喷灌”、“水肥一体化”等。例如,“喷灌”被定义为通过压力系统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根部区域的一种灌溉方式。这一定义明确了喷灌的技术特点,即需要借助压力设备,并且要确保水分能够均匀分布,这对于后续的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喷灌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在喷灌系统配置方面,标准要求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以及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合理布置喷头数量和间距。同时强调定期检查喷头的工作状态,确保无堵塞或损坏现象发生。对于维护工作,则指出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来进行日常保养和故障排除。
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设计
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的设计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提出了基于作物生长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来调整灌溉量与施肥比例的原则。比如,在幼苗期可以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以避免徒长;而在开花结实期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籽粒饱满度。此外还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田间试验数据优化具体实施方案。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风险,标准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防止过量施用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提倡回收利用废弃农膜及包装物,减轻白色污染问题。另外,还鼓励推广生物防治方法代替化学农药,构建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数据记录与分析
最后,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数据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气象观测、土壤湿度测定、植株生长状况监测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这些原始资料将成为评估系统性能、改进管理模式的重要依据。同时提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自动化控制,提升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DB65/T 4859-2024》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苜蓿栽培技术指南,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