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盱眙龙虾与螃蟹套养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盱眙龙虾与螃蟹套养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culture of Xuyi Lobster and Cra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232—2024盱眙龙虾套养螃蟹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淮安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盱眙龙虾与螃蟹套养的生产活动。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一、养殖环境要求
1. 养殖池塘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
解读:良好的地理条件和充足的水源能够确保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稳定,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的产量下降。
二、苗种放养
1. 龙虾苗种规格应在20克以上,每亩投放量控制在500尾左右。
解读:选择合适的苗种规格可以提高成活率,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过度拥挤影响生长。
三、日常管理
1.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解读:适宜的水体透明度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水草生长,同时也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
四、饲料投喂
1. 日常投喂量以占总重量的5%-8%为宜,并根据天气变化适当调整。
解读:科学合理的投喂量既能满足生物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或污染,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营养需求。
五、疾病防控
1.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对池塘进行处理。
解读:预防性措施比事后治疗更为有效,通过定期消毒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发病风险。
六、收获
1. 当龙虾达到商品规格(一般指体重超过50克)时即可开始捕捞上市。
解读:及时收获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避免个体间争夺食物资源,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摘录,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