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鸭种蛋的分级、孵化技术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肉鸭种蛋的生产和孵化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ding and Hatching of Meat Duck Breeding Eg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231—2024《肉鸭种蛋分级孵化技术规程》是由江苏省发布的关于肉鸭种蛋分级和孵化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种蛋的挑选、消毒到孵化环境控制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肉鸭养殖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首先,在种蛋的选择上,标准要求种蛋必须来源于健康无病的种鸭群,并且在收集后要尽快入库保存,最长时间不得超过7天。同时强调了种蛋形状应正常,壳面清洁完整,没有裂纹或破损等情况。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供给和避免外界污染对胚胎造成伤害。
其次,在种蛋的消毒处理方面,推荐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次氯酸钠等化学试剂进行浸泡式消毒,时间为10至15分钟。此外还指出,在孵化前还需再次对外表面进行擦拭清洁处理,以进一步降低细菌感染风险。
对于孵化条件,则明确规定了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换气的具体参数。例如,孵化初期(第1-7天)适宜保持在37.8°C左右,中期(第8-19天)可适当调整至37.3°C,而后期(第20天直至出雏结束)则需维持在36.9°C。相对湿度方面,整个过程中都建议控制在55%-60%之间。这些精确的数据设定能够为胚胎提供最佳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另外,关于孵化期间的操作管理也做了细致说明。包括定期检查胚胎发育状况、适时翻蛋防止粘连以及合理安排破壳助产时机等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孵化成功率,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肉鸭种蛋分级孵化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为养殖户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对于推动当地肉鸭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