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后备山猪选留的技术要求、选留程序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从事山猪养殖和繁育的生产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lection of Reserve Wild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后备山猪选留技术规范》(DB3201/T 1230-2024)是南京市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后备山猪的选留工作。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留对象与时间
标准明确指出,选留对象应为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疾病的纯种或杂交母山猪。选留时间通常在6月龄至8月龄之间,此时山猪体重一般达到50公斤以上。这一规定确保了选留个体具备良好的生长潜力和繁殖能力。
二、体型外貌要求
根据标准,后备山猪需具备典型的山猪外貌特征,如头部稍长、嘴筒细长等。体躯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四肢健壮且端正。通过这些外貌特征的选择,可以保证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和适应性。
三、生殖系统检查
标准强调对后备母猪生殖系统的严格检查。要求阴户发育正常,无畸形或异常分泌物;子宫及卵巢位置正确,大小适中。公猪则需检查睾丸是否对称、质地坚实以及是否存在隐睾等问题。这一环节对于保障种群繁育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四、健康状况评估
健康状况是选留的重要指标之一。标准规定,后备山猪不得携带任何传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且必须经过免疫接种并取得合格证明。同时,还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测以排除肠道寄生虫感染风险。健康的个体能够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传播概率,提高整体饲养效益。
五、生产性能预测
除了上述条件外,还需参考其父母辈及同胞兄妹的表现来预测未来的生产性能。例如,父母一方若曾表现出高产仔数、强抗逆性等特点,则该个体更有可能继承这些优良特性。通过对家族背景的综合考量,可以更好地挑选出具备较高经济价值的后备山猪。
综上所述,《后备山猪选留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选留标准,有助于提升山猪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此规范执行,共同促进地方特色畜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