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行政审批电子案卷的制作要求、管理流程及相关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电子案卷的生成、存储、管理和应用。
Title:Administrative Approval Electronic Fil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行政审批电子案卷制作与管理规范》(DB3205T 1166-2024)是由江苏省苏州市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行政审批过程中电子案卷的制作和管理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第5.1条:电子案卷的基本要求
本条规定了电子案卷应具备的基本特性。电子案卷应当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以及安全性。这意味着在创建电子案卷时,所有录入的信息都必须是原始记录或经过验证的数据,不得有伪造或篡改的情况发生。此外,电子案卷还必须具备防篡改功能,通常通过数字签名技术来实现,以保证文档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
第5.2条:数据格式与元数据
此条款强调了电子案卷中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和元数据的重要性。案卷中的文件应当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存储,如PDF/A格式,这种格式特别适合长期保存且不易丢失格式信息。同时,每个电子案卷都需要包含必要的元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案卷名称、创建时间、责任人等信息,这些元数据有助于后续检索和审计工作。
第6.1条:电子案卷的收集与整理
关于电子案卷的收集与整理,本条指出应当遵循“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即由具体承办人员负责收集相关材料并整理成符合要求的电子形式。收集时应注意区分主件和附件,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便于查阅。此外,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资料,还需采取加密措施加以保护。
第7.2条:电子案卷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整个电子案卷生命周期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根据这一条款,电子案卷管理系统需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病毒查杀等功能。同时,系统应定期备份数据,并设置合理的权限分配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内容。
第8.1条:电子案卷的归档
最后,在完成所有必要的审批程序之后,电子案卷将被正式归档入库。此条款明确了归档工作的具体步骤,比如确认案卷是否已经过最终审核、检查是否有遗漏项等。一旦确定无误,则可以将其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进行长期保存。
以上是对《行政审批电子案卷制作与管理规范》若干重要条款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