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基本原则、模型结构、信息内容、精度要求、交付方式及协同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BIM应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
Title:Unified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B3205/T 1161-2024是苏州市地方性技术规范,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规范,为行业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术语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建筑信息模型是指“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这一定义强调了BIM的核心在于数据驱动和信息集成。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所有参与方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例如,在项目初期建立模型时,必须确保构件属性、几何尺寸等信息准确无误,否则会影响后续设计、施工乃至运维阶段的工作效率。
模型创建与管理
标准要求模型创建应遵循“分层次、分专业”的原则。具体而言,项目团队需根据工程特点将整体模型划分为多个子模型,并由不同专业团队负责各自领域的内容。同时规定了模型精细度LOD(Level of Development)分级标准,从LOD100到LOD500分别对应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五个阶段。每个级别的模型都应包含相应深度的信息,如LOD300级要求模型具备足够的细节来支持预制加工和现场安装,这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精确的工业化建造。
数据交换与共享
为了促进跨平台协作,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格式兼容性的重要性。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作为数据交换的基础。同时建议开发本地化的数据接口,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此外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权限控制、加密传输以及定期备份等,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或损坏。
应用场景案例分析
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类型,标准给出了针对性的应用指南。比如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可以利用BIM技术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能源效率;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则可以通过BIM实现复杂结构的设计可视化、减少施工风险。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BIM技术的强大功能,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之,《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B3205/T 1161-2024是一部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技术文件,它不仅明确了BIM技术的基本框架,也为推动其在中国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