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鸡蛋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中温热环境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优质鸡蛋生产的温热环境控制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Egg Production - Part 2: Environmental Control: Thermal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未提供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DYZXCP 011.202-2024《优质鸡蛋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环境控制》中,温热环境的管理是确保蛋鸡健康和产蛋性能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温热环境控制的差异,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新旧版本标准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温热环境的定义较为笼统,仅提出了温度范围的要求,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不仅明确了温度范围,还增加了湿度、通风频率等具体指标。例如,旧版标准要求温热环境下温度保持在25℃至30℃之间,而新版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湿度应维持在50%至60%,并且每小时至少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空气交换。
条文应用方法详解
以新版标准中关于温热环境下的湿度控制为例,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步骤:
1. 监测与记录
在温热环境中,首先需要安装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每天定时记录数据,形成趋势图,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2. 调整加湿设备
根据监测到的数据,适时启动或关闭加湿设备。如果湿度低于50%,可以通过喷雾系统增加水分;反之,则需减少加湿操作,防止过度潮湿导致病害发生。
3. 优化通风系统
结合空气交换频率的要求,合理设置风机运行时间。例如,在湿度偏高的情况下,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有助于降低湿度;而在干燥时,则需缩短通风周期以保留必要的湿度。
4. 定期维护设施
定期检查温湿度传感器、加湿设备及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任何故障都应及时修复,避免影响整体调控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实现温热环境下的精准控制,为蛋鸡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