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Black Lan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Patter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216-2024《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科学评估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这一部分强调了在进行适宜性评价之前,必须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作物种植历史以及以往的保护措施实施情况等。这些数据是后续分析的基础,确保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2 技术模式筛选
根据黑土地的具体状况,如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能力等因素,从多种技术模式中筛选出潜在适合的技术方案。本标准特别指出,在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技术可行性,避免盲目引进不适合本地条件的技术。
5.3 适宜性指标体系建立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维度。例如,土壤结构稳定性、养分平衡状态、病虫害发生率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每个指标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有助于量化不同技术模式的表现。
5.4 综合评分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各个技术模式进行综合评分。权重分配依据各指标的重要性确定,由专家小组通过德尔菲法得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反映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贡献度,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5.5 实施建议
最后,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包括定期监测与调整、加强培训教育、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这些建议旨在保证所选技术模式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大效益,并随着环境变化不断优化改进。
以上是对DB2301T 216-2024中几个核心部分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