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花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lower Mushroo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8T 103-2025《花菇生产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花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花菇的定义及其相关特性。花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生长出具有特殊花纹的香菇,其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这一定义为后续各个环节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参照。
关于“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强调了土壤、空气质量和水源的重要性。例如,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且pH值应在6.0到7.5之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0.05mg/m³,而灌溉用水则需符合GB 5749的规定。这些具体数值确保了种植环境对花菇生长有利。
在“菌种制作”方面,标准提出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菌种来源必须可靠,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同时还要定期检测菌种质量以防止污染。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菌种档案记录,以便追溯每个批次菌种的使用情况。
对于“栽培管理”,标准指出需要根据不同季节调整管理策略。春季应注重保温保湿,夏季则要加强通风降温,秋季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冬季则要做好防冻保护工作。同时,还需根据花菇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水分供应和肥料施用。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花菇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粘虫板等手段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当确实需要使用药物时,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执行,并且在采收前一定时间内停止用药。
最后,在“采收”部分,标准规定了最佳采摘时机为花菇伞盖完全展开但尚未完全平展之时。此时采摘既能保证产量也能保持较好的口感与营养成分。采收后的花菇应及时进行分级包装并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以上就是DB6108T 103-2025《花菇生产技术规范》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花菇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