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光伏边坡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新建、改建高速公路光伏边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Slope Engineering on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241-2025高速公路光伏边坡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高速公路沿线光伏边坡工程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对保障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发电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1 光伏组件安装要求
光伏组件的安装应确保其固定牢固,能够承受当地最大风速和地震荷载的作用。具体来说,组件支架与基础之间的连接件必须采用镀锌螺栓并加装防松垫圈,以防止因振动导致的松动。此外,所有金属构件需做防腐处理,如热浸镀锌或喷涂防腐漆。
5.2.3 光伏方阵布局原则
光伏方阵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尽量保持同一平面,避免出现高差。若不可避免则需设置过渡平台,并保证相邻两排光伏板之间的垂直间距不小于2米,水平间距不少于0.5米。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阴影遮挡影响发电效率,同时便于后期维护工作开展。
6.3.2 接地系统设计
接地网的设计应遵循“等电位联结”的理念,在整个光伏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导电网络。接地极埋深不得少于0.8米,且每组接地极之间距离不宜超过5米。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以及金属框架都必须可靠接地,确保人员操作安全及设备正常运行。
7.1.1 施工前准备
开工前施工单位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坡度较大区域还需采取加固措施,比如铺设草皮网格布或者使用锚杆固定。
以上内容仅为规程部分内容摘录及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沿线光伏电站建设质量,促进绿色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