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杏梅系梅花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砧木培育、嫁接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杏梅系梅花嫁接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Apricot Plum-type Plum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536-2024《杏梅系梅花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杏梅系梅花的嫁接育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杏梅系梅花是指以杏树为砧木,通过嫁接方式培育出的梅花品种。这一定义明确了嫁接育苗的基础,即砧木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求砧木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抗逆性,能有效提高梅花的成活率和适应性。
二、嫁接时间
标准规定最佳嫁接时间为春季(3月至4月)和秋季(9月至10月)。春季嫁接时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新梢生长;秋季嫁接则有助于苗木积累养分,增强越冬能力。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可以显著提升嫁接成功率。
三、砧木与接穗准备
砧木应选用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实生苗,直径应在0.8cm以上。接穗需从优良母株上采集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长度控制在10-15cm之间,并保留2-3个芽点。准备过程中要确保砧木和接穗的新鲜度,及时处理切口防止失水。
四、嫁接方法
推荐采用劈接法或舌接法。劈接法适合较粗的砧木,将砧木垂直切断后沿中心线劈开一定深度,再将接穗削成楔形插入;舌接法则适用于直径相近的砧木和接穗,双方分别削出斜面并相互嵌合。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保证形成层对齐,这是确保嫁接成功的关键步骤。
五、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立即用塑料薄膜严密包扎接口部位,避免水分流失及感染。之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定期检查绑缚物是否松动、及时清除杂草病叶以及合理灌溉施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新梢长至10cm左右时要及时摘心,促进侧枝萌发,构建良好树形。
通过遵循上述关键环节,可以有效提高杏梅系梅花嫁接育苗的质量与效率,为后续栽培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