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沿海非设关地走私风险隐患点的分级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沿海地区非设关地走私风险隐患点的管理与防控工作。
Title:Grading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Smuggling Risk Hidden Points in Coastal Unmanned Areas of Zhe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沿海非设关地走私风险隐患点分级与防控措施》(DB3303/T 083-2025)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化文件,旨在通过科学评估和分级管理,有效防控沿海非设关地的走私风险。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风险隐患点分级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应根据地理位置、历史案件发生频率、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对潜在的风险点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这一分级方法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重点区域得到更严密的监控。
其次,在防控措施方面,标准强调了人防、物防和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高风险点,要求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如围栏或监控摄像头,并配备专业巡逻队伍;而对于中低风险点,则可以通过安装智能识别系统来实现自动化预警功能。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与公安、海关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走私活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非常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它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日常巡查工作中来,并通过设立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群众积极性。同时,也规定了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反走私意识。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应急响应预案的要求。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相关单位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迅速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结果。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损失,也为后续调查提供了依据。
总之,《沿海非设关地走私风险隐患点分级与防控措施》为构建高效、精准的沿海非设关地走私防控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显著提升我国沿海地区抵御走私犯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