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嫁接体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planting and Nursery Cultivation of Mulberry Graf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4T 111-2024 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嘉兴市发布的关于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床准备
标准要求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苗床的宽度一般为1.0-1.2米,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床面要整平压实。在播种前7-10天,苗床需施足基肥,通常每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5-8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同时,苗床要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石灰粉撒施或喷洒多菌灵等药剂,以预防病害发生。
二、嫁接体选择
嫁接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育苗的成功率。标准规定,嫁接体应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直径应在0.4-0.6厘米之间。接穗长度为8-10厘米,顶端保留2-3个饱满芽。接穗剪口要平滑,避免撕裂皮层。接穗采集后要及时蜡封剪口,防止水分流失,并妥善保存在低温湿润环境中。
三、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使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砧木苗茎部修剪平整,削成楔形,深度约为砧木直径的1/3。
2. 接穗下端削成楔形,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匹配。
3.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两者形成层对齐。
4. 用塑料薄膜带绑紧接口部位,注意不要包住叶片。
5. 嫁接完成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四、移栽管理
移栽时要求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苗木地上部已萌发新梢。挖穴规格为30×30×3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0.5公斤。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覆盖稻草或地膜保温保湿。移栽初期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当新梢长至10厘米左右时,可适当减少浇水频率,促进根系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
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可用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针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定期清理田园,剪除病残枝叶,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六、档案记录
标准要求建立完整的育苗档案,包括苗圃位置、面积、品种来源、嫁接时间、移栽日期、施肥用药情况等信息。档案资料应妥善保管,至少保存3年以上,以便追溯和分析。
综上所述,《DB3304T 111-2024 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技术规程》从苗床准备、嫁接体选择、嫁接方法、移栽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档案记录等多个环节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各地桑园经营者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育苗质量,提高桑树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