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羊草品种选择与种子扩繁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羊草的品种选择及种子扩繁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Leymus chinensis Varieties and See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60-2025《优质羊草品种选择与种子扩繁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羊草品种选择和种子扩繁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了羊草品种选择的原则。规定羊草品种应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并且要求在本地生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意味着,在选择羊草品种时,不仅要考虑其产量和质量,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确保所选品种能够在实际种植环境中生长良好。
其次,关于种子质量的要求。标准指出,羊草种子的纯度不得低于90%,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羊草种植的成功与否。例如,较高的种子纯度可以保证植株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而足够的发芽率则是确保出苗率的基础。因此,在种子采购或自留种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测这些参数以满足生产需求。
再者,对于种子扩繁的技术环节也有明确规定。包括播种前的土地准备、播种时间的选择、播种量的确定以及田间管理措施等。比如,建议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播种,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春季湿润条件促进种子萌发;同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调整播种量,一般每公顷推荐播种量为10至15公斤。此外,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出要定期巡查田块,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控制。
最后,关于收获与储存也给出了具体指导。当羊草植株大部分叶片变黄且茎秆变硬时即可开始收割,收获后的种子需尽快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通常为12%左右),然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以防霉变。这一过程不仅影响种子的质量,还关系到下一季播种的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羊草品种选择与种子扩繁技术规范》从多个方面对羊草生产进行了系统规范,为提高羊草种植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有助于实现羊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