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谷子种植气候适宜度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谷子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评估及种植区划制定。
Title:Climat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Millet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853-2025《气候适宜度评价 谷子》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谷子种植中气候适宜性评价的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内蒙古地区开展谷子种植时,如何通过气候条件来判断其适宜性,并为农业技术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气候数据采集与处理
本标准要求采集的数据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基本气象要素。具体来说,日平均气温应以一天内两次定时观测值(通常为北京时间20时和次日8时)的算术平均值为准。降水量则采用自动雨量计记录,确保测量准确。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去除异常值后才能用于后续分析。
4.2 生育期划分
根据谷子生长发育的特点,将其生育期划分为播种出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以及灌浆成熟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温度需求范围。例如,在分蘖期,最适温度范围为15℃至25℃之间;而在抽穗开花期,则要求平均气温保持在20℃左右。
4.3 气候适宜度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评估气候对谷子生产的有利程度,建立了包含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及光照因子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
- 温度因子侧重考察各生育阶段内的有效积温是否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求;
- 水分因子关注降水量及其分布情况是否能够保证土壤湿度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
- 光照因子则考量了全年总辐射量以及关键时期内每天实际接受到的日光照射时间。
4.4 综合评分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最终得分。权重分配原则是基于不同因素对于谷子产量贡献大小而定。比如温度可能占比较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植株新陈代谢速率;而水分虽然同样重要,但由于灌溉技术的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然降水不足带来的影响,因此比重相对较低。
4.5 特殊气候事件的影响评估
特别强调了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灾害等对谷子生产造成的潜在威胁,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例如,在遭遇持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覆盖地膜减少蒸发损失、及时补充灌溉等方式减轻损害;而对于连阴雨导致田间积水严重的情形,则需尽快疏通沟渠排水降渍。
以上就是DB15/T 3853-2025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评价谷子气候适宜性的科学框架,也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