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技术要求、电能质量、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控制、低电压穿越能力、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新能源分布式电源项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id Connection of New Energy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7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范》DB15/T 3843-2025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技术性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第4.2条中规定了接入电压等级的选择原则,要求根据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来确定合适的接入电压等级。例如,当装机容量不超过8kW时,应选择220V的接入电压等级;而装机容量在8kW至400kW之间时,则推荐使用380V接入。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满足不同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
第5.3条明确了防孤岛保护的要求,指出分布式电源必须具备防孤岛效应的能力。这意味着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应能迅速检测到这种情况并采取措施防止与局部电网形成孤立运行的状态。这项要求对于保障维修人员安全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第6.1条对通信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分布式电源需要能够与配电网调度中心实现双向通信。这不仅包括数据传输的功能,还涉及到信息交互的标准和协议,以保证双方都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和发送相关信息。
第7.2条关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明确规定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点处需安装过流保护装置,并且要具有快速切除故障的能力。此外,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还需要额外设置方向闭锁等附加保护措施,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这些只是该标准中众多重要条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框架,为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的安全、高效并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