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处理技术、产品质量控制及环境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96—202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是安徽省芜湖市发布的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芜湖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活动。这表明标准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和规范本市范围内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再利用工作,确保其符合当地环境管理要求。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建筑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而“资源化利用”则是指将这些废弃物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可再次使用的材料或产品。这部分内容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基本规定:强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并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指出,在实施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 收集与运输:明确了建筑垃圾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中的收集方式、运输车辆的选择以及路线规划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提到运输车辆应当密闭式设计以防止撒漏,并且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状态。
5. 预处理工艺:详细描述了几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如破碎筛分、分选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设备参数建议。比如对于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物料采用何种筛网规格更为合适等内容都有所涉及。
6. 再生产品的质量控制:规定了各类再生建材(如再生骨料、砌块砖等)的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此外还提出了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7. 安全环保措施:在整套流程中贯穿始终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也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涵盖了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配置,还包括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标准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细则。
8. 监督管理机制:最后部分介绍了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来保障上述各项工作的顺利执行。包括政府部门如何履行监管职责、行业协会怎样发挥作用以及公众参与途径等多个层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指导推动芜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