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运行维护及验收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高标准农田的数字化建设和管理。
Title:High Standard Farmland Digital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78—2024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规范》是安徽省芜湖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等核心概念。例如,“高标准农田”被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能持续满足现代高效农业生产需求的耕地,其特征包括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以及高产稳产。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总体要求:标准指出,数字化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强调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意味着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还要兼顾经济可行性和社会责任。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提出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种手段获取农田基础信息,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对于后续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4. 系统集成与平台建设:标准要求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具体来说,需要整合各类农业资源数据,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体系,支持多部门联合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应用服务: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标准还规定了多种应用场景,如精准施肥灌溉、病虫害预警预报、农产品质量追溯等。这些服务能够直接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6. 运行维护:最后,关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标准强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机制,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更新软件版本,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3402/T 78—2024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建设规范》,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