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臭氧水防治大棚葡萄病害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使用臭氧水进行大棚葡萄病害防治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zone Water Control of Greenhouse Grape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77—2024《臭氧水防治大棚葡萄病害技术规程》是安徽省芜湖市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臭氧水应用技术,有效防控大棚葡萄的病害问题,提升葡萄品质和产量。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规程适用于采用设施栽培方式种植的葡萄园,尤其是使用大棚环境控制技术的大棚葡萄。这表明规程主要面向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下的葡萄种植户,强调在可控环境中利用臭氧水技术进行病害管理。
技术要求
1. 臭氧水制备
- 臭氧水浓度应保持在2-6mg/L之间,这是确保杀菌效果的同时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的关键指标。
- 制备设备需定期校准以保证臭氧浓度稳定,并且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2. 施用方法
- 喷洒时应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避开高温时段以免影响药效。
- 每次喷雾量不宜超过500毫升/平方米,间隔时间为7-10天,连续使用不超过三次。
- 对于不同品种及生长阶段的葡萄植株,需调整具体的施用量和频率,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3. 注意事项
- 使用前务必检查喷头是否畅通无阻,防止堵塞影响喷洒均匀度。
- 若发现叶片出现异常反应(如枯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
- 存储期间远离儿童接触范围,避免误食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效果评估
规程还规定了如何评价臭氧水处理后葡萄病害状况改善的具体步骤:
- 在每次喷洒结束后三天内观察病斑大小变化;
- 记录新发病害数量及其分布位置;
- 比较处理前后果实外观质量以及口感差异等指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全面了解臭氧水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效,并据此优化后续操作流程。总之,《臭氧水防治大棚葡萄病害技术规程》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绿色环保型农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