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流浪犬收容场所的防疫管理要求,包括场所建设、日常管理、卫生消毒、疾病防控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流浪犬收容场所的防疫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Quarantine of Dog Shelter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224-2025 流浪犬收容场所防疫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流浪犬收容场所的防疫管理标准。该标准从环境管理、人员防护、动物健康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人与动物的安全。
其中第五条“环境卫生要求”指出,收容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场地进行消毒处理。具体而言,每日需清理犬舍内的排泄物,并每周至少一次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进行全面消毒。这一条文强调了日常清洁的重要性,因为及时清除粪便可以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而定期消毒则能进一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六条提到,“工作人员防护措施”,要求所有进入收容区的人员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手套及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在离开时脱下并妥善清洗或销毁这些物品。这不仅保护了工作人员自身免受潜在病菌侵害,同时也防止了可能携带至外界的病原扩散。
第十一条规定了“动物健康状况检查制度”。收容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系统,对新入所的每只流浪犬实施隔离观察不少于7天,并在此期间由专业兽医进行体检,确认无传染性疾病后方可与其他犬只混养。这项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患病个体,避免病情蔓延至整个群体。
此外,第十三条还特别强调了疫苗接种工作。“所有成年犬应在首次接收后的三个月内完成狂犬病疫苗初次免疫,并按照规定周期加强注射。”狂犬病是一种致命性极高的传染病,通过强制性的疫苗接种程序能够显著提高群体免疫力,从而有效遏制此类疾病的爆发。
以上仅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策略。总之,《DB6101T 224-2025》为流浪犬收容场所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