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园桔小实蝇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果园桔小实蝇的监测及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ctrocera dorsalis Monitoring in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5T 124-2025《果园桔小实蝇监测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桔小实蝇这一重要农业害虫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规定了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桔小实蝇,其学名为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这是果园中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监测范围涵盖了所有可能受到桔小实蝇侵害的水果种植区域,特别是柑橘类、芒果等容易受害的果树。
2. 诱捕器的选择与布置
标准推荐使用黄板诱捕器作为主要监测工具,并要求诱捕器悬挂的高度应保持在树冠中部偏上位置,通常距离地面约1.5米。诱捕器的布置密度为每公顷不少于6个,以确保监测的有效性。此外,诱捕器需定期检查,一般间隔时间为7天,以便及时记录数据。
3. 监测频率与记录方法
每次检查时,需要详细记录诱捕到的桔小实蝇数量、性别比例以及出现的时间。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至关重要。如果发现桔小实蝇数量超过预警阈值(通常设定为每诱捕器每日捕获5只以上),则需立即采取防控措施。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监测数据应当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归档,并通过统计分析了解桔小实蝇的季节性活动规律。标准建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绘制桔小实蝇分布图,帮助预测未来可能爆发的区域。
5. 应急响应机制
当监测结果显示桔小实蝇种群密度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这包括加强果园管理,如清理落果和残枝,减少桔小实蝇的食物来源;同时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手段控制其种群增长。
通过严格执行DB5325T 124-2025《果园桔小实蝇监测技术规程》,可以有效降低桔小实蝇对果园生产的威胁,保障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