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饮服务单位鼠害防制的基本原则、防制措施、监测方法及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的鼠害防制工作,其他相关单位可参照执行。
Title:Catering Service Rodent Control Work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10T 10-2024 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工作指南》是针对餐饮行业鼠害防控制定的技术规范,其内容全面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下选取其中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鼠害风险评估部分提到,“应根据餐饮场所的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历史鼠害发生情况,划分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这一要求明确了餐饮企业需要对自身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风险分析。高风险区通常包括厨房、食品储藏室等直接接触食物的区域;中风险区可能是餐厅大厅或员工休息室;而低风险区则为远离食品处理区的区域。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避免资源浪费。
其次,在物理防制方法上规定,“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独立的鼠类入侵监测点,并确保监测设备安装位置隐蔽且不影响日常操作。”这强调了监测点的数量与位置的重要性。至少两个监测点能够形成交叉验证机制,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隐蔽安装既能减少对顾客体验的影响,也能有效防止老鼠察觉后改变活动路径。
再者,在化学防制环节指出,“使用毒饵时必须采用封闭式毒饵站投放,并记录每次投放时间、地点及用量。”这一条文旨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也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封闭式毒饵站不仅能够限制毒饵暴露在外,还便于管理和补充,同时详细的记录有助于追溯管理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可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对于培训与管理也有明确规定,“所有参与鼠害防制工作的人员都需接受专业培训,并定期复训以保持知识更新。”这是因为鼠害防制涉及到专业知识和技术,非专业人士难以胜任。通过持续培训可以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确保各项防制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关于应急响应机制提出,“当发现鼠害迹象时应在24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查找源头并实施控制。”快速反应是成功应对突发状况的关键。应急预案应当涵盖事前准备、事中处置到事后总结等多个阶段,确保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执行步骤。
综上所述,《DB3610T 10-2024 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工作指南》从风险评估、物理与化学防制手段、人员培训到应急响应等方面给出了详尽指导,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鼠害防控框架。餐饮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工作,营造安全卫生的用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