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轮台白杏有害生物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害虫及病害种类、防治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轮台白杏种植过程中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 Control of Letai White Apric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28/T 208-2024 轮台白杏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为规范白杏种植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规程适用于轮台县行政区域内白杏种植基地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这表明规程仅限于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白杏生产,不适用于其他地区或果树种类。
2. 术语和定义
- 有害生物:指对白杏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造成危害的病原菌、害虫及其他生物因子。明确“有害生物”的概念有助于从业者准确理解需要防控的对象。
- 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控制有害生物。强调了综合防治的重要性,避免单一方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3. 防治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一原则要求在白杏种植初期就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布局种植结构、选用抗病品种等,减少后期病虫害发生几率。
- 安全环保。在使用农药时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优先选择低毒高效药剂,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4. 农业防治措施
- 合理轮作与间作:建议与非寄主植物轮作或间作,以打破病原物的生活周期。例如,将白杏与其他非杏属植物轮作可以有效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
- 健康苗木培育:从正规渠道引进健康苗木,确保无携带主要病虫害。
- 科学施肥灌溉: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徒长,增强树体抗逆性。
5. 物理机械防治
- 设置诱捕器:利用黄板、蓝板等工具诱杀害虫成虫。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且效果显著,特别适合用于监测和早期控制害虫数量。
-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理田间落叶、落果以及枯死枝条,防止病原物越冬繁殖。
6. 化学防治
- 用药时间选择:应在害虫卵孵化盛期或幼虫低龄阶段喷洒杀虫剂;对于真菌性疾病,则要在发病前或初见症状时施药。
- 药剂交替使用: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问题,因此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有效成分。
- 安全间隔期遵守: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确定最后一次用药到收获之间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果实残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7.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昆虫:如释放赤眼蜂来控制介壳虫等害虫的数量。
- 应用微生物制剂:比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专门对付鳞翅目害虫幼虫。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6528/T 208-2024》不仅涵盖了从预防到治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地指导当地白杏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