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储存运输等。本文件适用于杏鲍菇液体菌种的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Liquid Spaw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76-2025《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承德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备设施要求
标准指出,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保持清洁卫生。特别强调了发酵罐的选择,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搅拌功能,确保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均匀混合,提供适宜的氧气条件。此外,还提到空气过滤系统的重要性,以保证进入发酵罐的空气无菌,防止杂菌污染。
工艺流程
1. 母种制备:从试管斜面母种转接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温度控制在24℃±2℃,培养时间7天左右。
2. 原种生产:将母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采用瓶栽方式,培养温度同样为24℃±2℃,培养时间为15-20天。
3. 栽培种生产:原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继续瓶栽或袋栽,培养条件与原种相同。
4. 液体菌种生产:首先进行液体种子培养,将栽培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24℃±2℃条件下培养7-10天;然后进行扩大培养,将初次培养后的液体菌种按一定比例接种到更大容量的发酵罐中,再次培养7-10天即可获得最终的液体菌种。
操作要点
-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成分需严格按照配方执行,确保营养均衡。通常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基本成分,必要时可添加微量元素。
- 灭菌处理:所有用于生产的器具、容器及培养基都必须经过彻底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达到121℃,持续时间20分钟。
- 接种操作:接种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使用无菌工具,尽量减少外界微生物侵入的机会。
- 环境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菌丝生长发育。
通过遵循以上标准和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杏鲍菇液体菌种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