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设要求、技术参数及养殖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规划、建设和日常养殖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Aquaculture Specifications for In-Pon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in Freshwater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2116-2024《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淡水池塘中采用嵌入式集装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这项标准对于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系统设计要求
根据标准第5部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质净化、鱼类生长环境以及节能降耗等因素。具体来说:
- 水体循环模式:建议采用逆流或混流方式,确保水流均匀分布,避免死区形成。这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 过滤装置配置:需配备物理过滤(如砂滤)、生物过滤(如生物膜)及化学过滤等多级处理设施,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氨氮等有害物质。
- 氧气供给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增氧设备,并保证每个集装槽都有独立的供氧能力。同时要定期检测溶解氧水平,保持在最佳范围内。
养殖管理措施
关于养殖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饲养策略和技术手段的应用:
- 苗种选择与放养密度:优先选用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合理控制每立方米水体内的放养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 饲料投喂:遵循定时定量原则,根据不同阶段鱼群的需求调整投饵量。提倡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减少浪费。
- 疾病防控: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包括疫苗接种、定期消毒等措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监测与维护
为了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监测与维护要求:
- 日常巡查:每天至少一次检查各单元的工作状态,记录各项参数变化趋势。
- 水质监控:定期抽取样本送检,重点关注pH值、温度、盐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定标准。
- 设备保养:按照说明书指导频率开展预防性维修工作,及时更换老化部件,防止突发故障影响生产活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和养殖规范》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操作细节,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精髓,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共同促进我国现代渔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