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源林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规划与设计、施工技术、抚育管理及质量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水源林的新建、改造和提升工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 Source Fores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88—2024水源林工程建设技术规程》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水源林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施工规范以及后续的养护管理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水源林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在选址上,要求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风险区等不利地形条件,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情况。此外,还强调了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确保水源林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二、设计原则
1. 多功能性:水源林不仅要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还应该具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 多样性:提倡采用多种树种混合种植的方式,以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稳定性。
3. 可持续性: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未来几十年内森林的成长变化,确保其持续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服务。
三、施工规范
- 苗木选择:所使用的苗木必须健康无病虫害,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建议优先选用本地乡土树种,因为这些植物更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 栽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既要保证初期成活率也要为树木生长留出足够的空间。
- 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溉等措施,特别是在幼林阶段要加强管护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养护管理
标准特别提到,水源林建成后并非万事大吉,而是需要长期有效的维护才能保持良好状态。这包括定期检查林分状况,适时修剪枯枝败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必要时进行补植更新等工作。
总之,《DB44/T 2588—2024水源林工程建设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源林建设的目标,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