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政务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规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运维等阶段的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各级政府部门及参与政务应用系统开发的相关单位。
Title:Security Specification for Government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1T 71-2024《政务应用系统开发安全规范》是指导政务应用系统开发的重要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要求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进行威胁建模。这意味着开发者需要从一开始就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缓解措施。例如,在用户身份验证部分,应采用多因素认证以防止未授权访问。
其次,关于数据保护,标准强调敏感信息传输时必须使用加密协议。具体来说,所有涉及公民隐私的数据交换都应通过TLS 1.2或更高版本的协议进行,确保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再者,对于软件开发流程,标准提出了代码审查的重要性。要求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由独立第三方参与的专业代码审计,重点检查是否存在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漏洞。同时,鼓励使用静态分析工具来自动化检测潜在问题。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应急响应机制建设。要求各政务单位建立专门的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小组,并定期开展模拟演练,以便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网络安全突发事件。
最后,标准提倡采用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实践,确保每次代码变更都能经过严格测试后再发布上线。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及时修补已知漏洞提供了保障。
以上就是对DB2201T 71-2024中几个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有助于理解该标准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