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肉牛种公牛牛舍建设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建筑结构、环境控制及配套设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种公牛牛舍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ttle Barns - Part 2: Breeding Bu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1T 66.2-2024 肉牛牛舍建设规范 第2部分:种公牛》是指导种公牛饲养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该标准要求牛舍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且背风向阳的位置,避免低洼积水区域。牛舍周围需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要远离污染源如垃圾场和化工厂等至少500米以上。在平面布置上强调功能分区明确,包括运动场、饲料存储区以及粪污处理区等,并保证各区域之间有便捷通道连接。
二、建筑结构与材料
对于种公牛舍而言,其建筑形式多采用单坡或双坡屋顶设计以利于排水。墙体建议使用砖混结构,外墙面最好加装保温层来提高冬季保暖效果。地面则推荐采用混凝土材质并做防滑处理,便于清洁消毒工作开展。
三、环境控制
为了确保种公牛健康生长,标准特别指出室内温度应维持在8℃~22℃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为宜。此外还规定了每头成年种公牛所需最小活动空间不得少于12平方米,并配备适当数量的采光窗以满足自然光照需求。
四、设施设备
本标准还对饮水系统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每个栏位都必须安装独立的自动饮水器,并定期检查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标准。另外,还需设置专门的精料投放装置及粗饲料堆放架,方便日常喂养操作。
五、安全防护措施
考虑到种公牛体型较大且性情较为暴躁,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问题。例如,在围栏高度方面不得低于1.5米,并且所有金属构件表面均需打磨光滑以防刮伤动物皮肤;同时还要预留足够宽的人行通道供工作人员进出作业。
通过以上几点内容可以看出,《DB2201T 66.2-2024》不仅涵盖了从基础建设到后期管理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