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半夏主要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防治原则、主要病害及其生物防治方法、主要虫害及其生物防治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半夏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Medicinal Plants - Part 2: Pinellia tern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83.2-2024 中药材药用植物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第2部分:半夏》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专门针对半夏这种重要的中药材制定了详细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生物农药的选择与使用
标准明确规定,在半夏种植过程中应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例如,对于半夏常见的青霉病和软腐病,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进行喷雾处理。这类生物农药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而且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土壤污染或影响后续作物生长。在具体操作时,要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稀释比例配制药液,并且注意避开高温时段施药以提高药效。
2. 天敌昆虫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半夏免受害虫侵害,标准建议引入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等来控制害虫数量。特别是在发现有蚜虫、红蜘蛛等小型害虫出现时,及时释放天敌昆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应注意为这些天敌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比如保持田间一定的湿度和植被覆盖度,确保它们能够长期存活并发挥作用。
3. 综合管理措施
除了直接采用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外,标准还强调了综合管理的重要性。这包括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和害虫滋生场所;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加重;以及科学施肥灌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通过综合施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 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为了更早地发现问题苗头,标准提出了构建监测预警体系的要求。一方面,要设立固定观察点,定期记录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则需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设,使得各生产基地之间能够及时互通有无,共同应对突发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防止病情扩散蔓延。
总之,《DB42/T 2083.2-2024》为我们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高半夏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