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汛期间水文监测的指标体系、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江河、湖泊等水体的春汛监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Spring Flood Monitoring Indic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春汛监测指标》(DB5333/T 38—2024)是由云南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春汛期间的监测工作。这项标准对于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防洪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春汛”的概念,即每年春季由于积雪融化或降雨等因素导致河流水位上涨的现象。这一定义为后续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框架。
监测内容与方法
1. 水文要素监测:包括流量、流速、水位等关键参数。标准要求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流速仪、水位计等进行精确测量,并且规定了每种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例如,在选择测流断面时,需考虑地形地貌特征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2. 气象要素监测:涉及降水量、气温变化趋势等信息。建议采用自动气象站收集连续时间序列的数据,以便分析天气系统对春汛的影响。
3. 土壤湿度监测:通过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网络来获取不同深度下的含水量信息。这一步骤有助于评估地下水补给情况及潜在滑坡风险。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数据质量控制:强调原始资料必须经过严格校验才能入库,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错误结论。
- 统计分析模型应用:推荐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各变量间的关系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情发展态势。
- 地图绘制技术:利用GIS软件制作动态洪水淹没范围图,便于决策者快速掌握受灾区域分布状况。
应急响应机制
当达到预警阈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及时通知受影响地区居民做好撤离准备;
- 加强巡查力度,重点关注易发灾害地段;
- 联动消防救援队伍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总之,《春汛监测指标》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处置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还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与安全性考量。希望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各项任务,共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