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基本要求、生产环境与设施、原料采购与验收、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包装与标识、贮存与运输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预制菜的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re-prepared Foo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98-2024《预制菜生产管理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预制菜的生产过程,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控制
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原料采购管理制度。这包括明确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定期评估供应商资质以及对原料进行检验验收。例如,第5.1条规定,“原料应来自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这意味着企业不能随意选择供应商,必须保证其合法性与可靠性。此外,对于肉类等高风险原料,还需进行微生物检测以防止病原体污染。
生产环境与设施
良好的生产环境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根据第6.1条,“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墙面及天花板需采用易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建造。”这一规定强调了生产区域的物理条件,如防尘、防水、防虫措施的重要性。同时,第6.2条指出,“应配备有效的通风换气系统,并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这对于防止交叉污染和保持食品新鲜度至关重要。
加工工艺与操作规程
标准特别关注了加工环节的操作规范。第7.1条提到,“所有接触食品的人员均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并经过健康检查。”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员工自身健康,也是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污染。另外,在冷冻或冷藏保存过程中,第7.3条要求“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以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检验检测
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还设置了详细的检验流程。第8.1条规定,“每批次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感官、理化指标及微生物项目的全面检测。”这意味着即使前期各阶段都符合要求,最后仍需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成品是否达标。此外,第8.2条建议,“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监督抽查。”此举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外部审核的机会。
综上所述,《预制菜生产管理规范》从原料到成品涵盖了整个生产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制定了清晰的操作指南。遵循这些准则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更能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隐患,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