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芝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包括病害和虫害的识别、监测、预防及治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芝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Sesam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2T 19-2024《芝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芝麻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对田间进行巡查。特别强调在芝麻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例如,在苗期需重点监控立枯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开花期则要注意锈病、叶斑病等气传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的危害情况。
综合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性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等。标准指出,应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芝麻,建议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至少两年以上。同时推荐使用经过审定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时间,以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提倡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如释放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可以采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来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这些方法不仅环保而且可持续,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化学防治
当病虫害达到一定经济阈值时才可考虑化学防治。标准明确指出,必须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施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或增加次数。对于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应选择针对性强且高效低毒的药剂。例如,针对锈病可用三唑酮类杀菌剂;而针对地下害虫,则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土壤表面。
# 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主要包括清洁田园、深耕翻土、设置防虫网等手段。通过清除田间杂草及残株落叶可以有效减少越冬病原菌和虫源基数;深翻耕作能够破坏部分害虫的生存环境;安装防虫网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飞虱等迁飞性害虫进入田块。
安全间隔期管理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重要性。即从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之间需要保持足够的时间间隔,让残留药物自然降解至安全水平。具体数值依据所使用的农药种类而定,使用者应当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总之,《芝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病虫害管理体系,它涵盖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农业生产效益。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这些先进的技术措施,共同促进芝麻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