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的建设要求、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安装与调试及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或既有桥梁的轻量化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Bridge Lightweight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87-2024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该标准要求监测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展示五大功能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需采用高精度传感器,确保测量误差不超过±1%。传输模块则强调应具备冗余设计,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存储模块要求至少保存两年以上的原始数据,并定期备份。
对于硬件设备选型,标准指出设备应满足IP65防护等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同时,所有设备需通过CE或FCC认证,确保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此外,设备安装时应遵循最小化侵入原则,尽量减少对桥体结构的影响。
在软件平台建设上,标准建议采用B/S架构,支持多终端访问。平台需具备用户权限管理功能,不同角色的用户只能查看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数据分析模块应集成多种算法模型,如卡尔曼滤波、小波变换等,用于处理复杂数据。
关于监测指标体系,标准明确了应涵盖应力、变形、温度、湿度等多个维度。对于关键部位如主梁、墩柱等,要求设置不少于三个监测点。同时,还特别提到夜间温度变化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建议增加环境温度补偿机制。
在施工与验收环节,标准规定施工单位需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经专家评审后方可实施。验收时除检查硬件安装质量外,还需进行连续72小时的数据稳定性测试。若发现不合格项,整改完成后需重新组织验收。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长期运维的要求,包括定期校准传感器、更新软件版本以及开展人员培训等内容。这些措施旨在保障监测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为桥梁安全管理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