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交通数据接口的基本要求、数据结构、接口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Urban Public Transport Data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83-2024《城市公共交通数据接口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统一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包括但不限于公交、地铁、有轨电车等。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了不同系统间能够实现无缝对接。
2. 术语和定义:
- 公共数据接口:指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间或与外部系统间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
- 实时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更新并提供给用户的动态信息,如车辆位置、到站时间等。
- 静态数据: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例如站点名称、线路详情等。
3. 数据分类:
- 基础数据:包含所有必要的元信息,比如线路编号、站点坐标等。
- 运行状态数据:反映当前运营状况的信息,如发车间隔、延误情况等。
- 历史统计数据:记录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运营数据,便于分析和优化。
4. 数据格式要求:
- 数据应采用标准化格式存储和传输,推荐使用JSON或XML作为主要格式。
- 每个字段需明确其含义及单位,并附带示例说明。
5.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所有涉及敏感信息的数据传输必须加密处理。
- 用户个人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获得用户同意。
6. 接口设计原则:
- 接口应当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 应考虑未来扩展需求,在设计时预留足够的灵活性。
7. 性能指标:
- 对于实时数据请求,响应时间不得超过指定阈值。
- 系统应能承受高并发访问而不出现明显延迟或错误。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城市公共交通数据接口规范》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的具体要求,还强调了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