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管理、安全要求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76-2024 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采集与传输、信息安全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系统架构方面强调了分层设计原则。要求系统应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其中感知层负责数据采集,需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网络层则要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标准指出“感知设备应具备自诊断功能,能及时发现并上报故障信息”,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维护便利性。
其次,在功能要求上,标准明确指出智能化管理系统应实现生产运行管理、水质监测预警、设备资产管理、能耗分析优化等核心功能。特别提到“应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当检测到异常指标时能够自动触发报警并记录详细过程数据”。这一规定对于提升污水处理效果、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关于数据采集与传输部分,标准规定所有数据采集点位必须按照统一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并且采集频率不得低于每小时一次。同时要求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或篡改。“数据传输过程中应使用HTTPS协议或其他同等强度的加密方式”,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最后,信息安全是整个标准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权限管理、日志审计以及定期安全检查等内容。此外还特别强调,“应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后再存储或展示”,以减少隐私泄露风险。
综上所述,《DB32/T 4976-2024》为江苏省内污水处理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通过遵循该标准,不仅可以促进污水处理行业的科技进步,还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