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的总体要求、共享流程、数据质量要求、接口规范、安全要求及运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相关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Sharing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ig Data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977-2024《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农业农村领域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制定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旨在规范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和安全保护等环节,促进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采集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数据采集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必须确保所收集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并且数据的来源需要可靠,采集过程需经过验证以保证其准确无误。此外,数据采集还应该覆盖全面,避免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点,同时要根据业务需求快速获取最新数据。
数据传输安全
关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标准提出了加密传输的要求。具体而言,在网络环境中传递敏感信息时,应当采用加密算法来保障数据不被非法篡改或窃取。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SSL/TLS协议来建立安全连接,以及对传输中的数据包实施数字签名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防止数据泄露,维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管理
对于数据存储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分级分类管理和长期保存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农业数据因其价值差异而需采取相应的存储策略。例如,一些具有较高商业价值或者战略意义的数据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保护措施;而对于那些时效性强但长期来看不再频繁使用的数据,则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方式来长期保存。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存储效率,也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的查询检索需求。
数据共享机制
构建高效便捷的数据共享机制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鼓励跨部门、跨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使得各个参与方之间能够顺利地实现数据交换。同时,为了促进数据共享更加规范化,标准还规定了数据使用许可制度,即在共享前必须获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并明确数据用途及范围,从而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安全保护措施
最后,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技术防护框架。企业或机构应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活动,识别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防范;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比如加强员工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等,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环境。
综上所述,《DB32/T 4977-2024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数据共享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不仅明确了数据处理的基本准则,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相信这一标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