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数字化交付的内容、深度要求、数据格式和交付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数字化交付工作。
Title:Digital Delivery Specification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交付规范》(DB32/T 4955-2024)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推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该标准对数字化交付的内容、格式、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首先,在数字化交付内容方面,标准要求涵盖工程的基本信息、勘察成果数据、设计方案文件等。其中,基本信息应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投资等关键要素;勘察成果数据需包含地质勘查报告、水文资料、地形图等内容,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设计方案文件则要详尽描述工程的设计理念、结构布局、施工方案等,以便后续实施阶段参考使用。
其次,关于数字化交付格式,标准强调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以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和可读性。例如,文本类文档推荐使用PDF格式保存,图像类文件建议采用JPEG或TIFF格式,而三维模型数据可以使用OBJ或FBX格式存储。同时,所有电子文件都应当附带元数据,用于记录创建时间、作者信息及版本号等重要属性,从而便于追溯和管理。
再者,标准还特别指出数字化交付流程应当遵循严格的程序,从初步准备到最终提交都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确认。具体来说,项目组成员需先完成各自负责部分的工作并整理好相关资料,然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内部评审会议,检查各项指标是否达标。通过后方可进入外部验收阶段,邀请业主方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估,直至达成共识才能正式交付。
此外,对于数字化交付的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校验机制,利用自动化工具检测文件是否存在错误或者缺失情况;另一方面,则需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软件工具,并正确理解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交付规范》(DB32/T 4955-2024)通过规范化的手段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有助于减少重复劳动,加快项目进度,同时也增强了工程档案的安全性和长期可用性。这不仅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了国家倡导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