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定义、结构、交换要求及安全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及相关单位在建设、使用和维护特种设备检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时的数据标准化工作。
Title:Data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244-2024特种设备检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特种设备检验动态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数据分类与编码规则:标准明确了特种设备数据分为基本信息、使用信息、检验信息、事故信息等四大类,并给出了统一的编码规则。如设备类别代码由两位数字组成,第一位表示设备大类,第二位表示具体设备类型。这一规定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便于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2. 数据元描述要求:对于每个数据元,标准规定了名称、定义、数据类型、长度、精度、允许值范围等属性。例如,“设备注册编号”为12位字符型数据,首位必须为大写字母,后11位为阿拉伯数字。这种详细的描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规定了数据交换采用XML格式,要求所有数据项按照预定义的结构组织,并提供了一个示例文件供参考。这为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4. 数据安全要求:强调对敏感信息(如设备位置、操作人员信息)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等。同时要求系统具备日志记录功能,以便追溯数据操作历史。
5. 数据质量控制:提出了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检验报告必须在检验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上传至系统;同一台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只能有一份有效状态记录等。
6. 系统接口规范:定义了系统间交互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包括接口协议、数据传输方式、错误处理机制等内容。这对于构建完整的特种设备监管网络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条款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